血竭有哪些药用功效与作用?
血竭具有活血化瘀、消肿定痛之功,内服外用皆可,多用于内科及伤科。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血肿痛,月经过多、痛经,产后瘀阻,疮疡不敛等。常用为丸、片或冲服,1~3g;外用适量。
血竭偏方,仅供参阅:1、外伤出血:血竭研极细末,以桐油调匀,涂患处。
2、小儿疳积:血竭三钱,雄黄二钱,猪腰子一个,煨熟食之。
3、耳鼻喉出血:血竭研极细末,吹入患处。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使用方法:1、外用,研末撒或以油膏调敷;内服,入丸、散,1~1.5g。2、血虚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及产后恶露不绝,属瘀血停滞者,本品既有活血调经之效,又兼补血作用,可滋而不腻,通而不伤正,甚为平和。常与当归、川芎、红花等同用,如万应散(《普济方》)。如治瘀血阻滞不行之月经停闭,常配补血,行血药,如治瘀血阻滞不行之月经停闭,常配补血、行气、行血药,如当归、白芍、香附、没药等,如阿胶四物汤(《外科正宗》)。 3、兼治瘀血之疮疡肿毒,内服既可活血止痛消肿,又能祛瘀生肌。治瘀血引起的痈疽不溃或溃后不敛,常与乳香、大黄等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