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鸭哪里好吃?
我吃的这家是在常德街附近,店铺不大,但是人气很旺。 店名叫“五溪鸭” 老板是怀化人,他说他做的鸭子是最正宗的芷江鸭!(不过我吃下来感觉和别的地方的也没什么不同) 他这里其实不止有鸭子,还有鹅和土鸡土鸡土鸭什么的。 我点了一份鸭三件(翅膀、脖子、屁股),一份土豆,一份酸萝卜,一个泡菜,总共120元。
先说说味道吧,这个鸭三件看起来不太好看的样子…… 不过味道确实不错,就是骨头多了点,啃起来比较麻烦。肉很嫩,也入味。
土豆是烧得硬硬的,吃起来很粉,配上辣椒吃很不错。
酸萝卜是我喜欢的口味,微辣开胃。
总体说来还是不错的,值得一试~
芷江鸭,是湖南芷江地区特色食品。其历史悠久,风味独特,以肥嫩、酥香驰名,是侗乡待客上肴。清乾隆皇帝南巡时,曾在随行日记中记述“鸭有三味,以芷江所制最佳”。
做芷江鸭,先要用20多种佐料腌渍,然后架在炭火上烤熟。烤鸭时,边烤边洒上用茶油调制的佐料,香味扑鼻。吃的时候,“片皮”,蘸上芷江特产的生黄瓜酱,十分爽口。
"芷江鸭"之名,据说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从福建厦门率兵船百余艘,大小战船350余艘,将士2.5万人,东征台湾。郑成功一行是乘船经沅江水路到芷江,再经凯里、都匀、独山抵广西平乐县,改走陆路到了广东,而后到福建厦门再渡台湾。郑军水师到芷江时,因沅江河床变窄和"陆运",不能带大批船工及所用辎重,只有就地解决。当时,随郑成功一起的有两位副将,其中一位是管运粮草、辎重的,这位副将名鸭,又排行第四,小名叫鸭四,将士称他鸭司令,鸭司令就地解决船工和部分粮草辎重问题时,给当地百姓以厚待,且公开留下他的大印作凭证,待郑军凯旋之日再来领取剩余人畜。将士知情,对鸭司令是心有余悸,都担忧他被清军杀害。郑成功和将士离芷江乘船东下时,当地群众为鸭司令及船工送行、饯行,都拿出最好的酒菜请柬。当时郑军吃的一般是糠菜窝窝头,船工们在湘黔边界吃到如此好的猪肉和鱼虾感到非常满足。有一位在侗家作客的行伍之徒问侗家姑娘,这么多猪肉、鱼虾你们家人吃多久呀?侗家姑娘回答说,你们来我们就有得吃,你们走我们就没有得吃啊!其实这位侗家姑娘是歌隐之言。侗家都盼着"鸭司令"早日返回芷江,因此,大家给郑成功军队作的饭菜特味美,尤其是鸭子菜式特多,且特鲜美。郑家军离开芷江不久,便传来了鸭司令在贵州榕江病故的信儿。全体将士万分悲痛,大家不约而同地提起鸭司令在芷江吃到的"鸭子佳肴"。待郑军收复台湾回到芷江时,郑成功亲笔命名芷江所产鸭子的全部菜式为"芷江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