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哪里酥饼好吃?
金华东阳街38号的李园,李园的酥饼跟别家真的不一样,皮脆、薄薄的一层,带点嚼劲,里面组织绵软,不会很甜也不会很油 ,个人觉得咸蛋黄酥的味道更好吃些。价格也不贵,买一斤送鸡蛋(鸡蛋可换购豆浆或豆腐花),再来个馄饨或者面条,完美~ 另外推荐李园的麻糍,也是皮脆脆的很好吃呀~
还有永盛超市二楼南溪煎饼,我吃过最好吃的煎饼果子里夹的是酸黄瓜和辣萝卜干,喜欢重口味的一定要尝试!
还有兰溪的牛清汤,在婺城桥附近,味道不错就是分量很少。。。
金华东阳街38号的李园,李园的酥饼跟别家真的不一样,皮脆、薄薄的一层,带点嚼劲,里面组织绵软,不会很甜也不会很油 ,个人觉得咸蛋黄酥的味道更好吃些。价格也不贵,买一斤送鸡蛋(鸡蛋可换购豆浆或豆腐花),再来个馄饨或者面条,完美~ 另外推荐李园的麻糍,也是皮脆脆的很好吃呀~
还有永盛超市二楼南溪煎饼,我吃过最好吃的煎饼果子里夹的是酸黄瓜和辣萝卜干,喜欢重口味的一定要尝试!
还有兰溪的牛清汤,在婺城桥附近,味道不错就是分量很少。。。
苏东坡诗云:“破炉烧榾柮,矮锉煮根茶。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牙”,这是东坡“山居食每不肉菜常半生”的写照。
然而,这位嗜“生酒白莼菜”,常以“两颊红销半壳梅,一梳黄惹双痕橘”相啖,甚至“洗尽铅膏,独对菱花一笑”的风流文豪,有时也情不自禁地咏赞油酥饼的“口福”:“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诗中把油酥饼比作美女环佩,真是情趣盎然,令人拍案叫绝!
据民间传说,油酥饼的本源是从西域传入的“芝麻胡饼”。《汉书》中早有“胡饼”之说,唐末诗人王建有“胡麻饼上出团圆,此是长安之大熟”之句。
到了南宋,这种胡饼传入京畿临安城内,一位姓陈的官宦之家厨师别出心裁,“以酥面芝麻猪油作胡饼”,为他的主人烘制了一种酥香甜脆的饼子,深受主人赞扬和宠爱。
后来,陈师傅因故被赶出太师府,流落苏、甬、杭等市镇以烘烤“酥饼”为生,因他烤的饼“酥美独绝”,又起名“陈酥饼”,人亦被人称为“陈酥饼”。
“陈酥饼”烤的油酥饼,薄如蝉翼,脆而不碎,香酥可口,松软适口,甜中嵌肉,味美无穷,使人“百食不厌,一食不忘”,故而成为江浙一带驰名的“传统佳点”、“著名食品”。
金华酥饼,早在清代乾隆年间,金华地方官为进京庆贺乾隆皇帝60大寿和乾隆6次南巡时,就把金华酥饼作为地方特产贡品进贡朝廷,使乾隆皇帝和众官员品尝到了金华酥饼的美味,深得乾隆的喜爱,当场将酥饼命名为“贡饼”,御笔赐封为“宫廷贡品”。因此,酥饼在金华也被称为“贡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