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的辣酱最好吃?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湖南人,我对辣椒的爱是深入骨髓的。小时候家里种的辣椒,做的干椒碎、剁辣椒、泡辣椒、糍粑辣椒、香辣酱、酱油辣椒等等简直不要太多。我喜欢的辣椒口味也很广,朝天椒、小米椒、线椒、青椒、尖椒我都爱。要说最好吃的辣椒,那还真有两个,一个是湘西的黄牛肉,另一个就是黔北的麻阳冰糖橙。
先说黄牛肉吧!在湘西有很多卖黄牛肉的店,基本上每个村子都有。这种小黄牛现在已经是国家保护的益畜了,所以很珍贵,以前随便在街上就能买到的。它最大的特点是肉非常嫩而且有一股浓浓的香味,有点像澳洲的羊肉味道。 辣椒炒肉绝对是湘西最受欢迎的菜之一,而用小黄牛肉做成的“姜盐芝麻辣椒”绝对是辣椒炒肉的最佳CP。你别看这颜色黑乎乎的,入口可是又香又辣,特别过瘾。
再说说我爱的另外一道辣椒菜——鲊辣椒。这是黔北地区特色的小吃,是用青椒或者尖椒切成块状,加上盐、花椒、味精腌制半个月以上,然后挤干汁水装入坛内封口,30天后取出加入剁椒、酱油、豆腐乳、香菜、葱花拌匀即可食用。 这道菜的味道非常特别,一口下去又是酸又是辣,还有点咸,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异常开胃,让你吃一把还想再吃一把。
对了,这菜的起源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以前黔北有个杨姓人家把切好的辣椒用荷叶包好,没想到长时间浸泡导致发酵变味,后来他们加进了黄豆粉和剁辣椒才制作出这道美食。
中国的辣椒酱历史非常悠久,在中国许多地区都有生产辣酱,每个地方均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烹饪手法。在中国辣酱的版图上,辣酱之都贵阳,辣酱之乡黄平,美食之都成都,美食之邦开封,美食之国宝丰,中国泡菜之乡四川眉山,中国名特辣椒之乡湖南浏阳,辣椒之乡江西樟树,中国豆腐之乡安徽Ohio等等都是中国辣酱的重要产地
贵州辣椒酱
中国辣椒酱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中心首推贵州。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是其三大地貌之一。喀斯特地貌适合于辣椒种植。加上气候潮湿多雨,冬季较短且平均气温达10℃左右,很适宜各种微生物的繁衍。因此,其酿制工艺和产品风味独具一格,味道十分醇厚,成为贵州辣椒酱的最大卖点,其制作技艺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贵州辣椒酱不仅在贵州省销售,还在省外,特别是华南地区、中国台湾、马祖地区相当普及,并销往世界各地华人社区。
湖北荆沙辣酱
湖北荆沙辣酱主要产自荆州、沙市等长江汉楚流域。辣酱的制作材料以当地的优质鲜辣椒为主,以蒜瓣等为辅,用植物油做调料。辣酱的制作过程中,要经过浸泡、糊汁、配汤、上榨、搅拌等多个工艺流程,发酵时长为1年。其成品色泽褐红,辣酱蒜香浓郁,口味鲜辣。
湖南辣酱
湖南盛产辣椒,制作的“湖南剁辣椒”是湖南餐桌上的一道常见的家常小菜。湖南辣椒酱主要产自湘江流域一带,原料以当地的优质鲜辣椒为主,用大蒜和豆豉等为辅料,以植物油作调料。其制作工艺要经过发酵、浸泡、糊汁、上榨、搅拌等多个工序,发酵期为6~7个月。其成品色泽褐红,酱香浓郁,咸鲜极辣,开胃爽口。
四川郫县豆瓣辣酱
四川辣椒酱主要产自成都平原一带及重庆,制作原料以当地的优质二金条辣椒为主,用蚕豆、豆豉、小麦、食盐等为辅料,酿制工艺要经过发酵、浸池晾晒,制作时间长达180天以上,其成品色泽红褐,酱香浓郁,咸鲜香辣回甜,味道醇厚。
天津独流老醋辣酱
天津老醋酱产自天津南郊静海县境内的独流镇,因这里地势低洼,故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这里生产的“独流老醋”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70多年历史,早在民国初年就获得了国家金质优等奖。独流镇传统老醋酱酿造技艺是天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6年获得了天津老字号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十二名优。
安徽臭豆腐辣酱
臭干辣酱为安徽芜湖著名特产。其制作原料是当地特产臭干。腌好的臭干,切片煎至焦黄酥软,再加上蚕豆辣酱(以熟蚕豆和辣椒研磨而成),煎炒相融,红绿相间,酥、嫩、香、鲜。相传,此菜原名“椒干臭鳜鱼”,是专为慈禧60大寿进京的贡品,由于途中颠簸,鱼已腐臭,但又不能轻易废弃,故厨师急中生巧,干脆将鱼与臭干一起煎炒,不想竟异香扑鼻,味道鲜美无比,慈禧食之大悦。从此,臭干的名望大振,臭干辣酱也成为“贡品”和待客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