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是怎么做好吃?
作为一个在美食方面非常挑剔的人,我曾经在评价一个餐厅的时候会加上一句话“这个餐厅很适合胖子”;而现在的我虽然依旧喜欢啃肉,但已经是一个标准的瘦子了(其实也不至于瘦,只是和前两年比体重轻了二十斤而已)——这都要感谢「好吃」。 第一次知道好玩又好吃的知识都在「好吃」,还是要感谢李雷。
那时候我在读研,每天和李雷一起自习、一起逛食堂、一起逛超市……李雷的宿舍离图书馆不远,我们的座位离得也很近,所以几乎每天都在一起。
不过,我们不是同班同学也不是舍友,认识他是因为他的偶像竟然是许巍!而且他的歌单里不仅有《执着》还有《蓝莲花》。因为那段时间许巍刚刚复出,所以我知道这首歌,但是并不感兴趣。于是好奇的李雷便成了我的室友兼小伙伴。 后来,在「好吃」的知识海洋里,我了解到食物不仅要有味道还可以有颜值并且颜值与味道皆可兼得——这就和我对食物的要求不谋而合!
从此,李雷给我带的饭里出现了鸡蛋沙拉、三明治、蔬菜沙拉……就连打饭的大叔都一脸诧异,问我是不是换了食堂。然而我并没有换食堂,我只是把午餐的钱用来买了「好吃」。 就这样,李雷被我培养成了一个吃货。
毕业后,我们各自有了自己的事业,生活也步入了另一阶段。然而,「好吃」依然持续着它的魔力,让我这个爱吃爱喝的小伙伴无论多远都能第一时间把最新的知识带给我。
现在,我回到老家准备备考研究生,李雷则在另一个城市继续奋斗。虽然我们相隔百里,但依然在互相影响:他知道了当地特产是我爱吃的烤全羊,于是特意跑到几百公里外的内蒙去吃;而我则因为看到一篇关于潮汕火锅的文章,千里迢迢让他帮我打包一份牛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