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肠道不好吃什么?
1、每天要吃适量蛋白质,比如:鸡蛋清、酸奶、黄豆及豆制品等; 2、蔬菜要多吃,尤其是绿叶菜富含纤维素,对保持大便通畅很有好处。还有水果也要多吃,尤其香蕉,具有润肠通便作用。但是水果和蔬菜都是粗纤维食物,在食用时要注意减少用量,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
3、适当吃些“粗粮”,比如:糙米、全麦粉、玉米、小米等,这些食物中不仅含有大量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对于帮助消化有一定的作用。
还可以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来缓解症状。 除了改变饮食习惯外,还要适当加强运动,这样有利于肠胃蠕动,减轻消化不良的症状。 最后提醒一下,如果通过上述方法,消化不良的情况仍未得到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山药:中医认为,脾主升清,如果脾虚,则运化不好,导致腹泻。山药甘甜味平,具有补脾胃和促进消化的作用,还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
2、南瓜:中医认为南瓜性味甘温,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果胶和维生素C以及钙、磷、锌、铜等营养成分,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面愈合、收敛止泻、降低血糖的作用,尤其适于中老年人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或糖尿病患者食用。患热病、发烧以及体内有火热迫血妄行导致的出血者不宜食用。每餐食用可生食50~100克左右或将南瓜蒸熟或煮汤均可。
3、茯苓:中医认为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肺、脾经,具有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的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痰饮、脾虚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等。一般每次10~15克。临床上常用茯苓粉和白糖冲服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小便不利等多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