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焖子怎么做好吃?
“焖”字在厨界是一个通假字,有“盖紧锅盖、把饭菜煮熟”之意。这种烹饪方式,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记载。 《礼记·月令》中记载,春季“酿醯(xī)法始厚”;秋季“酿秫酒、始熟”。这里的“酿”字就是指“捂着盖上盖子煮”的意思。 用这句古语来解释“闷”的由来,再合适不过了……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用句“醋”“酒”就解释了“焖”的来历,是不是有点太简单了? 其实,关于“焖”字的来历还有很多种说法。
例如:汉朝的许慎就在他的著作《说文解字》里说:“焖,闭也。从灶,从门,以门关音。”“灶”这里指灶台,而“门”则是窗户。“闷”字本义就是关紧门窗,不让人进出的意思。所以它引申出来的“捂、蒸”等含义也就很好理解了。 再如: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提到:“凡煎水沸物,不可使覆,须用微火,候沸水腾上,自然沸腾。若用覆者,水浸冷却矣……此理甚微,世人不察,往往误覆。”
这段话的意思是:用水壶烧开水的时候,不能盖上盖子,必须留个口子。原因是如果盖上盖子,水就会冷却。这看似很小的细节,很多人都不注意,经常犯错误。
其实啊,“盖锅煮饭”和“无盖蒸饭”之所以能成功,道理都是一样的:锅底保持通风,让冷水缓慢加热,就可以做到“温火炖饭”了——“慢着火,少着水,浇沸汤,早熄火”,这就是“蒸”和“焖”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