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螺怎么做好吃?
“苦笋煲猪脚,冬寒好饮汤”——广西民间一直有“不时不食”的习惯。立春后,桂林街头就有卖春菜的,清明前后,香椿头、芥菜、豌豆苗这些时鲜蔬菜上市,到了农历四月,有蚕豆、毛豆角、黄瓜、苦瓜等,五月有空心菜、豆芽菜等等,而六月之后,暑热渐盛,各类瓜菜上应时令,西瓜、冬瓜、丝瓜、苦瓜、黄瓜、菜瓜等等,应有尽有。 除了蔬菜外,此时也正是螺蛳肥美的季节。在南方,尤其是两湖地区,有句俗语叫“三月螺蛳赛鸡蛋”。不过我吃过最肥的螺蛳是在南京夫子庙吃的,那螺蛳大的几乎快要溢出来,吃起来真是过瘾。
《随园食单》里有记载,“取田螺肉,用酒炝,炒熟,拌以葱椒,入微酸,其味极美。”这酒炝就是指把白酒倒在螺蛳上面,使其入味的过程。至于为什么加白酒,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酒精有很强的溶解作用,可以让螺蛳肉吸收更多酒精的味道。 在烹调方法上,炖是最能体现本味的烹饪方式之一。下面推荐的炖螺就是用白酒和生姜来去腥增香,让食客吃到最原始的螺肉味道。如果觉得太寡淡,可以在汤汁里下点面条,做成汤面,那是极好的。
准备材料:螺蛳(买回来放水龙头下冲洗干净)、生姜4-5片、香葱2根、干辣椒3个、八角1朵、花椒1小撮、香叶2片、白酒适量(大概2汤匙左右)。
制作过程:
1. 锅中倒入清水,下入所有配料,大火煮开。
2. 然后加入螺蛳,再次煮开后,加入适量白酒,继续熬煮10分钟,关火让香味弥漫。
3. 另起锅,倒入少许食用油,烧至温热后,下入葱花和干辣椒段爆香。
4. 然后把煮好的螺蛳连汤带水一起倒入锅里,调入适量盐,小火加热至沸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