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有什么好吃的?
1、菱角藕带。洪泽湖的菱角是粉红色的,和长江流域的菱角完全不同,味道很鲜嫩。藕带看起来很像小鱼仔,炸一下,裹点糊下油锅,酥酥脆脆,很好吃。 2、蒲菜炒肉。用长得很像韭菜的蒲苗(其实应该是水生蔬菜)清炒或做汤都不错,最出名的就是蒲菜炒肉了,不过我在洪泽没吃到特别满意的,在淮安的淮扬菜馆子“文君酒家”那倒是吃过一次,相当好吃,看来还是找对地方了。
3、白刀鱼。属于长江三鲜之一,肉质细腻味美。白刀鱼肉多刺少,清炖红烧都好吃。在洪泽街上很多卖烤鱼的饭店里有一道菜叫做“酸菜鱼”,其实就是用泡菜坛里的泡青菜煮出来的鱼肉,相当美味,值得一试。
4、螃蟹。洪泽湖的螃蟹个头不算太大,但肉质非常紧实,黄也挺饱满,喜欢吃的可千万不要错过。
5、银鱼。跟太湖银鱼类似,味道清淡口感细腻。在南方可能很常见,但在北方却是少有食材。价格也不菲,差不多一斤几十块钱。
6、虾米。也叫虾皮,是咸水小虾晒干制成的,价格不菲,但是营养丰富。用来打汤,熬粥,或者拌着吃都特别不错。
7、螺蛳。江苏的螺蛳一般都不放姜去腥,直接爆炒,又嫩又甜。
洪泽龙虾:洪泽湖所产小龙虾体大膘肥,肉质嫩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蛋白质高、脂肪低,含有钙、铁等人体所需矿物质。小龙虾背壳颜色深红并在水中不易褪色、头胸甲显棕绿色、腹部翻转“白肚”清晰、螯足上的“田”字纹金黄光亮,是小龙虾中真正的上品,无论是蒸熟煮鲜还是油炸爆炒都是上好的美味佳肴,近年来培育的“全红龙虾”更是龙虾中的极品,《洪泽湖小龙虾》获国家地理标志。
蒋坝鱼圆:在洪泽湖畔湖鲜宴席中,首当其冲的是一道“蒋坝鱼圆”。鱼圆之所以出名,首先是原料有讲究。这道菜必须用洪泽湖的野生胖头鱼的鱼肉制作而成。其次是制作鱼圆的过程很繁琐。鱼肉要用刀手工刮浆,和上猪肉、蛋清、葱姜等佐料,用筷子捣粘之后方能起圆下锅。这样制作的鱼圆,下在高汤中,具有“浮而不沉,滚而不老”的特点。“蒋坝鱼圆”被淮扬菜“收编”后,更名为“漂浮鱼圆”,成为淮扬菜中的一道名菜。
洪泽湖螃蟹:洪泽湖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水质条件培育了优质的洪泽湖螃蟹。洪泽湖大闸蟹,壳薄、膏腴、黄肥、个大,煮熟后色泽橙红光亮,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久负盛名的淮扬佳肴。
洪泽湖银鱼:洪泽湖银鱼,又名蛋白、玉柱,是淮扬湖鲜著名特产。据《中国水产》记载,太湖与洪泽湖盛产银鱼。洪泽湖银鱼的年产量为太湖银鱼的百倍,年产达200吨左右。洪泽湖银鱼个体肥大,长10厘米以上,重5克至7.5克,每500克仅40至50尾,与长江和太湖相比,个体大2至4倍。银鱼蛋白质含量高达58.8%,脂肪仅为0.8%,富含磷,是理想的高级水鲜品,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国。洪泽湖银鱼一般在每年8至9月捕捞上市,传统的加工方法有干制品、咸制品两种;新开发的产品有咸干品、软罐头等。洪泽湖银鱼,干制品呈玉白色,半透明,外观完整,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软罐头便于携带和使用。
洪泽湖白鲳:洪泽湖白鲳,学名“太湖新银鱼”,1974年5月由太湖引入洪泽湖。白鲳食性很杂。荤素通吃,生长很快,其繁殖力极强。由于洪泽湖适于白鲳生存繁衍,放养后,经过自然繁殖,迅速发展成群体,1985年产值达到40—50万元,后日趋衰落,1998年产量仅15万余公斤。白鲳蛋白质特别丰富,为鲜鱼的1.34倍。脂肪却很低,为鲜鱼的3%。磷、钙含量是所有鱼类中最高的:磷为619—643毫克,钙为160毫克。是理想的营养食疗佳品。
洪泽湖杂鱼:杂鱼,学名塘鳢鱼,是洪泽湖中一种产量很高和营养价值很高的水生经济动物。塘鳢鱼体长4.3—6.3厘米,重2.9—10.5克,一般个体不到100克,呈柳叶状,腹部白色。性凶猛,肉食性。杂鱼肉质肥嫩,味腴而醇厚,营养丰富,低胆固醇,高蛋白,性温味甘,具有健脾养胃、补肾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