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鲢怎么好吃?
麻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属鲤形目鲢科,为淡水鱼类,原产于中国,现分布范围广泛。我国除新疆、青海、西藏外,其余省区均有养殖,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地区。 麻鲢体呈梭形,稍侧扁;口较大,眼较小;背鳍和臀鳍的都长有硬刺,且都有黑色素;胸鳍大而长;腹鳍短小;尾柄粗短。
全身布满黑色斑点,背部颜色相对较深,腹部白色。幼鱼期的黑斑明显,随年龄增长黑斑会逐渐消失并呈现出黄色的底色。在雌雄同体的成鱼阶段,身体两侧会有明显的色差,从中央向后逐渐变浅,形成一条鲜明的界线。 当身体被触动时,胸鳍和腹鳍都会迅速收缩,游泳能力很强。 喜群居,常生活于水体的中上层,以浮游生物为主食,也吃藻类、水生昆虫等。性情温和,杂食性,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耐低氧,能在浊水中生活,也能在不良水质中存活几天甚至几个月,但是不耐高盐度水环境,1%以上的盐度即可使其死亡。
由于繁殖能力较强,适合各种生活环境,因此被列为世界性经济鱼类之一。目前,世界上已有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引进并大规模养殖该鱼。 我国自1956年引进之后,主要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及华北地区进行养殖,近年来已在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推广,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品种之一。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除了可以直接食用之外,还可以制作干鱼片、鱼粉等副产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野生鱼类资源过度捕捞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影响,野生麻鲢的资源数量急剧下降,养殖麻鲢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