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与面哪个好吃吗?
对于“米饭”和“面条”哪个更好吃,这真是一个让人犯纠结的问题! 因为南米北面,东方主食以米面为主,而西方主食则是面包;所以基于地理因素,通常人们都会认为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都喜欢吃面食。 事实上,除了南米北面之外,我们还会发现另一个饮食现象——东米西面。
所谓「东米西面」,就是说我国西北地区以及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主食是小麦,而东亚地区的主食却是大米。 在古代中国的西北以及中亚部分地区的人们有吃麦饭的习惯(用未淘洗的小麦制作的食物),而现代的穆斯林食品如馕、馍等等就是用未淘洗的面粉做的。
同样地,在古罗马的文献中就有关于「欧麦」(Eumaeus,意为「好吃的面包」)的记载,这种食物是用未经研磨的面粉做成粗条状后烤制的,和我们现今吃的麻花类似。 所以从历史文献来看,「东西米面」的现象是有据可循的。 而要探讨到底「米饭」还是「面条」更好吃一些,就需要结合两者的特性来分析了。 首先从营养成分上来看,虽然米饭和面条都是由谷物加工而成,但两者所含的营养物质却没有多少重合之处。 所以从补充能量的角度来说,无论是米饭还是面条都富含糖类,都是优质的碳水化合物来源,给我们提供充足的动能让我们全身都运转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常吃的粮食中,水稻和小麦是最能为人体提供蛋白质两种主粮,所以从补充蛋白的角度来说,米饭和面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如果单从维生素的角度来看,米饭就稍显逊色了。
因为维生素的耐热性较差,高温蒸煮很容易破坏其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想要摄取足够的维生素,还是建议多吃新鲜蔬菜。 但面条就没那么惨了,由于在烹煮过程中需要较多水分,所以可以较好地保留里面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如果只考虑营养的因素,那就没完没了了,得比较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等等。 其实食物好不好吃是很主观的评价标准,米饭作为我国的传统主食之一,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的文化习俗之中。
也许是因为面制食品在发酵过程会产生一定的乳酸菌,所以会让人产生「面食味道更纯正」的印象吧!也可能是在做面食的时候添加的碱会让面团变得清香,从而影响味觉的体验……总之,每个人的味蕾不同,对「美味」的判断也会有所差异。
我是很爱喝酸奶的人,每次去超市必买,有时候回家打开一看,里面可能有好几千个菌丝,那感觉可棒了~ 后来做了妈妈,开始研究育儿知识,才知道原来宝宝的大便原本就应该带有黄色软膏样,而且应该均匀分布、软软的、黄黄的、糊糊的;而那些拉出透明粘液便是消化不良的表现,需要及时帮助消化。
我也终于理解,为什么自己给宝宝换了口味不同的益生菌酸奶后,她非常兴奋愉快,之后便频繁腹泻,原来宝宝对益生菌的耐受量很低,而我却误认为她喜欢才频频喂食~真是罪过啊! 从此,我不再任性妄为,而是遵循着「少量多次」的原则慢慢加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和宝贝终于达成共识,一起努力走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