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怎么做好吃?
【清炖竹荪柴胡汤】准备材料:竹荪50g、柴胡30g、枸杞10g 制作方法:将以上食材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适量,煎煮约30分钟,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食用。
小提示:此汤具有清火、解热、明目、止渴的功效,适宜于春季发热病、传染病初起及糖尿病患者的食疗保健。 除了清炒、炖汤之外,做馅包成饺子,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这个【三丝炒粉包】就不错!
【三丝炒粉包】制作过程:
第一步:准备好食材。
第二步:将胡萝卜、黄瓜用盐水浸泡后洗净去皮,切成细丝;猪肉(肥瘦相间)用清水洗净血水,沥干后剁成肉末备用。
第三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待水烧开后下入米粉煮熟后捞出滤干水分待用。
第四步:锅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烧热后放入猪肉末煸炒至熟并散出香味。
第五步:加入酱油、料酒、白糖调味上色,继续炒制,随后放入胡萝卜丝、黄瓜丝一起翻炒均匀,最后倒入米粉拌匀即可出锅。
第六步:取一大盘,上面铺上菜叶,把拌好的米粉均匀地分成若干份,捏紧,做成圆饼形状的粉包。
第七步:蒸锅加水烧沸后,把粉包放进锅里大火蒸熟就可以啦!
小柴胡汤是治病良方,中医应用千余年,不断有人进行研究、改进、尝试,现代研究将其制成酒剂、颗粒剂、片剂、冲剂等,用法方便,效果也非常好。而且小柴胡汤在普通家庭也可以制作,既美味又可治病。
小柴胡,中药大宝藏,其味苦、辛。性平。用于外感病,如伤风、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有退热出汗作用。其根入药,有和脾宽中,解热明目,消炎止痛,治劳热骨蒸,产后虚汗等症状的功效。
小柴胡汤方
小柴胡汤是东汉张仲景著作《伤寒论》中记载的一张著名方剂,由柴胡、半夏、生姜、黄芩、人参、大枣、甘草七味药组成,具有“和解少阳”的功效,是治疗少阳病寒热往来发热的主方。
少阳病是外感热病中一个病理发展阶段,或是一个证候群,其主要病理机转是邪犯少阳,枢机不利,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之间。“少阳”,依部位而言,系指人体胸、胁、口、咽及目系等的病理变化;以脏腑所属言,系肝胆疾患;以经络所属言,系胆经受病。
临床上常以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为主要表现。由于少阳经失却疏泄条达之性,兼有正邪分争之势,故宜用和解之法,不可用汗、吐、下等法,这是治疗少阳病的基本原则。小柴胡汤正是和解法的代表方剂。临床上,只要抓住本方的病机特点,不必拘于见症悉具,只要有寒热往来为主的几个主要见症出现,尤其是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典型症状,即可运用,以达到和解少阳的目的。若在无寒热往来的时候服用,亦有增效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