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肉怎么煎好吃?
首先,我们要明白,所谓的“午餐肉”其实是个商业上的产品名称而不是食物类型名称——这种罐装香肠一开始就是作为“午餐肉”被商家推向市场的;同理,我们常说的“火腿”其实是个商业名称,与肉本身的口味和来源并无直接关系(详见我以前的回答 )……所以嘛,午餐肉到底要怎么煎才好吃呢?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了:按照加工香肠的方法来做就行了啊!!什么?你问我具体怎么做?我也没吃过啊!!!(手动摊手脸)
不过嘛,既然题主提到了“好吃的标准”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聊一聊这个问题。毕竟,美食这种东西是非常主观的,不同人的口味差异非常大,同一人在不同时期的口味也会有变化,所以很难用“好不好吃”这样的词汇来描述我们的味觉感受、给美食下个定义不是吗?举个例子: 同样是在知乎,有人问“炸酱面”怎么样才算好吃的,有人回答说“二八酱”好吃,也有人回答说“六四酱”才是正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明明只是调料的比例不同而已啊!!原因就在于各人的味觉感知是有差别的,对味道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导致的。
所以嘛,在谈论“好吃的标准”问题时,我们先要确定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标准”是建立在这个问题的“度量衡单位”是什么之上的?以主食为例:对于北方人来说,好米饭的标准大概是以软硬为准的(因为南方人种米、吃饭与北方不同):粥要好喝,就得软软糯糯;馒头要暄呼,就得把面粉发得又大又蓬松才行。而对于南方人来说,好的米饭大概是粒粒分明、干净饱满、晶莹剔透的。所以说,同一种食物,会因为饮食者的地域、生活习惯等差异而有着不同的吃法,并形成各自的味觉传统,而这一食俗又会因为传播而影响着更多人的口味。
当我们说一种食物该怎么吃、什么样的吃法才最“正宗”“传统”的时候,这个“怎么煮、怎么做”的标准,真的是客观存在且固定不变的嘛?恐怕未必如此吧!! 当你纠结于“午餐肉怎么吃才最好”时,不妨换一个问题来问自己:你认为“最好的”“正宗的”午餐肉是什么样的?然后,再根据这个标准去判断你正在吃的午餐肉是否合乎你的口味需求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