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米线怎么好吃?

张显义张显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过桥米线的起源,据说是清光绪年间,有个秀才路过云南蒙自县城北的文庙附近,见一秀才在路边设摊卖米线,便上前购买,因囊中羞涩,仅买了半斤。吃完后,觉得味道甚好,但一时无法付钱,便写下“肉味美好,回署当补报”的对联挂在案头。数日后,他经过此处,只见原址换了招牌,上书“过桥米线”,旁边一副对联写道:“如此鲜美,吃罢回去拿钱;若是不好,老爷吃了不付”。可见此菜的源远流长。 所谓「过桥」,说的是盛放汤料的器皿高踞于另一托盘之上,食客须得用大汤匙把滚烫的汤料舀到碗中趁热食用,稍有不慎便会烫伤嘴舌。

要说到这「过桥米线」的美味之处,还得先从它的用料说起——除了选用优质的稻米磨浆熬制米糊作底,还必须加入多种佐料调香调味:辣椒油、麻酱各50克,韭菜花儿30克,香菜、葱花各20克,豆腐乳10克,酱油5克,熟猪油1000克,味精、精盐适量。 至于在这基础上再如何烹制加工,便全看店家师傅的手艺了。我曾在昆明吃过一碗由两位师傅分别烹制的口味截然不同的过桥米线。其中一位是把食材放入汤底涮熟,另一位则是先用高汤煮熟后再放入汤汁内泡胀。两种手法所造就出来的舌尖体验自然是截然不同。 有一次我在香港铜锣湾怡和街的一家云南菜馆子里吃到过一种极为特别的「过桥米线」,其中的配料竟包括生鱼片、熟鸡肉丝和豆芽菜等,鲜咸之中隐隐带着一丝酸辣,颇合我的胃口。

不过我后来细想一下,似乎这「过桥米线」本该是道主食,却偏要往里掺入大量荤腥菜肴,倒有些本末倒置了。若真按这个吃法,恐怕得另起个名字才合适。 于是我想到了「乱点鸳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