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烧麦怎么做好吃?

许洲豪许洲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烧麦,又叫做烧梅、稍梅、稍麦,是汉族人发明的一种食物。属于点心食品之一,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 据考证,“烧麦”一词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文字记载中,在《调鼎集》中有载: “烧麦馅用韭菜、虾米等做之;外铺白菜叶,蒸熟去菜叶,拌上麻酱、醋、酱油食之。” 这时候的烧麦,还只是把蔬菜混着剁碎的肉糜做成包子一样的面食,然后再蒸熟。到了光绪年间,一位天津文人刘廷香的笔记里提到了“烧麦”,但此时的“烧麦”已经由蒸改为烤了,而且是用面皮包肉馅制作而成: “京师有一风味小吃,名日‘烧麦’,以白面粉为原料,佐以荤油或素油,和成面团,略加调味,做成小饼状,放入炉锅烘烤,熟后香味四溢。”

清人李斗所著《扬州画舫录》中也有提到这种在炉子里烤的小点心,不过这里提到的烧麦是糯米做的: “烧麦,糯米饭搓碎拌油,入薄饼模压好,用小火炉微炙,甚佳。” 看来,这种类似现在的烧麦的食物,至少在清朝已经是常见的小点了。至于为什么会流行开来,估计与当时北方居民主要是蒙古人对火车的偏爱以及炉具的改进有关。

那么,为什么要在上面覆盖一层糯米呢?原因也很简单,防止烧麦底部焦糊。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烧麦也有了更多的花样。比如在馅料里面加入果脯、蜂蜜之类,在外皮中加入牛奶、鸡蛋清等等。

另外,除了普通的烧麦之外,还有“灌汤烧麦”、“干蒸烧麦”、奶黄包之类的变种。 而这些变种的源头,据说都在西安回民街的一家老字号店里——老孙家。这家店的掌柜的孙耀祖精通蒸点,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做出的改良,最终成就了如今的烧麦。

说到这孙耀祖,也算是个奇人。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回民厨子,擅长烤、蒸、烙各类技法,尤其精通风味菜肴、点心。他做的甜醅(就是麦子发酵后做的点心)、麻食(就是凉皮里面的那个小疙瘩)和烧麦,都非常有名。

而他能把这三种食物做到同出于一炉,也是他有这个能力的原因。 至于这烧麦好不好吃,还得是自己亲口尝尝才知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