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怎么做好吃?
我第一次见到粉色大米,非常惊讶。 以前只吃过白色和黑色大米,这种颜色是大米通过添加有染色作用的花青素形成的,这种色素一般存在于水稻的颖壳上,在磨制过程中进入大米中,使大米呈现不同颜色(红米、黑米),粉红色的糯米也是由此而来。 但是! 这样的做法会损失部分营养吗?会不会对肠胃产生刺激呢? 我上网搜索了这个问题,看到很多相似问题。 有人说,食用经染料染色的食品,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也可能造成肠道菌群失调。 但也有人说,人体摄入的染料量不足会造成染色不全,导致消化道内的细菌可以将食物中的纤维分解为单糖或双糖,从而被人体吸收利用。而且这些着色剂在人体内的代谢较快,并不会在体内蓄积。 那么,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到底会损失多少营养物质呢? 有专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研究者挑选了三种常见的染色剂——天然胡萝卜素、辣椒红色素和高梁红,以米饭为例,来分析染色后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 经过他们的测试,发现这三种染色剂作为食品添加剂,在达到国家允许最高残留量的情况下,并不会对营养成分造成很大的影响。 也就是说,我们平常多吃点含有染色剂的食物,是不会“致癌”的啦~
【1】 看来,只要是在安全剂量范围内,用染料给米粉染色确实是可行的,我们也无需对“染色米粉”敬而远之。 但我们需要注意两点:
① 选择合格的产品。 要选购有正规进货渠道的商品,不要购买三无产品;
② 控制好摄入量。 根据我国标准,辣椒红色素及高梁红的最大使用量为0.25g/kg,天然胡萝卜素的最大使用量为3g/kg,即每个人每日食用含有上述成分的食品不能超过30mg。 若是超量服用,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不过,这些反应都是短暂的,不会留下后遗症。
当然,最好的预防措施还是我们在烹饪时多加注意,尽量将食物煮熟、煮透。对于需要加热的婴儿辅助食品,家长最好再仔细观察一下,确保高温彻底杀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对于大部分正常饮食的人,从膳食中摄入的染料含量远远低于国家安全限量,因此不用担心。但对于胃肠功能较弱,或对染发剂过敏的人群,还是需要尽量避免进食可能含染料成分的食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