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和什么煮好吃?
“我的家乡是绿豆的产地,那里的人种绿豆、吃绿豆,却很少有人把绿豆炖汤喝。” 前几天看了《风味人间》,里面出现了这道汤——绿豆山菇汤。 “这是江南地区著名的汤品,在清苦的春日里,为吃尽了菜蔬的人们,带来一丝愉悦。” 李时珍说绿豆“解一切毒、利三焦、行十二经络”;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并主之”;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有17个药方,用绿豆治疗疮毒、痈疽、肿毒以及各种皮肤病等;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谈到治腮腺炎时用生绿豆研粉外敷。 可见古人早就发现了绿豆的药用价值,并且用来治疗疾病了。而现代研究也证明,绿豆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素、矿物质(钙、镁、铁、锌、铜)、维生素A、B族维生素、胡萝卜素等成分。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几乎是燕麦的4倍,比大米高出60%左右。
绿豆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氨基酸以及丰富的微量元素如硒、锰、锌等。这些成分都可能会对病原微生物有一定抑制作用。 而这种功效多取决于绿豆皮。
中医理论认为,豆壳(即绿豆皮)性味甘凉,归心经和肝经,主要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疗热毒引起的疮疡、痘疹、痔疮出血等等病症。而在西医理论上,豆壳中所含的植物甾醇可能调节了体内胆固醇的水平,进而起到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 除了豆壳之外,红豆、绿豆中含有的膳食纤维,也可能有清热作用。另外,绿豆中所含有的皂苷、蛋白酶抑制剂、多酚化合物等物质也有防治动脉硬化、降血脂的作用。
总之,在中医指导下,适当服用绿豆对于防治心血管病是有一定功效的。 不过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尽管绿豆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但不代表着可以随意服用。如果体质属于阳虚或气虚,就不宜过多食用绿豆,否则会伤害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