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鱼肉好吃吗?
首先,鱼肉的颜色主要和鱼体内的色素有关,而色素又取决于遗传基因和外界环境因素(如光照)。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遗传基因和外界环境来影响鱼肉的颜色。 举个例子:罗非鱼的胚胎中有一种蛋白质能使其体内产生类胡萝卜素的途径,若此蛋白出现突变,则会导致鱼苗体内产生的类和胡萝卜素无法转换为黄色素,进而使罗非鱼成为白色品种;另一方面,当动物暴露在蓝色光源下时,体内可能会形成一种叫作海胆紫的蓝色色素,从而使得鱼肉变成美丽的湛蓝颜色。 所以从遗传基因的角度上来说,我们是可以培育出“黄”色鱼肉的。 其次,我们还可以对现有的养殖鱼类进行催熟处理,也就是让它们提前进入成熟期,这个时候它们体内含有的色素可能就已经足够染色鱼肉了。比如前面说到的小龙虾,在它刚刚脱壳的时候颜色偏青,此时若是注入双氧水等氧化剂浸泡,就可以让它变成红色。当然这可能需要加入一些其他色素来进行调色。 最后,我们还可以借助食品添加剂的手段来为鱼肉着色。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食用着色剂,可以根据消费者对于色彩需求的不同来任意搭配组合。只要适量添加,且食物经过高温蒸煮,其中的着色剂就可以充分溶解并渗透到鱼肉当中去。这样加工出来的鱼肉,颜色完全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只要是经过国家许可的食品添加剂,都是安全可控的,大家不用担心。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于鱼肉颜色的成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至于黄色鱼肉正不美味这个问题,就见仁见智了。